哺光仪防控近视究竟靠不靠谱?
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过多的近距离用眼,以及室内活动时间的大大增多,让孩子不要近视,实在太难了。不过,别让孩子发展成高度近视,是眼科医生强调的重点!
近视超过600度,随之一生将伴随着患上诸如视网膜裂孔、脱离、黄斑出血、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重疾的高风险。
所以近视问题需要家长们的关注,并在孩子年龄还比较小的时候及早采取正确的行动进行干预。目前除OK镜、周边离焦控制型眼镜、低浓度阿托品,还有一种近视防控手段,那就是——哺光仪。
1、哺光仪的机理
650纳米的红光是有温热效果的,直接照射在视网膜上,脉络膜血管的透氧率会增加,吸氧能力也会增加,同时血管的血液流通量会增加,当一系列增加以后,脉络膜的厚度就会改变。
2、哺光仪的效果
哺光仪有效控制近视可能是由于该设备特定光源的刺激引起因近视变薄的脉络膜厚度恢复,从而有效控制了近视度数的发展,.
以下是摘自《艾尔兴哺光仪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疗效分析》中一组3~8岁儿童使用哺光仪与未使用哺光仪的对照实验数据对比:
可以在对比实验中看到治疗组近视度数增加0.05D,眼轴增加0.06mm,而对照组近视度数增加0.87D,眼轴增加0.30D。可见使用哺光仪对近视能起到一定作用。
3、使用哺光仪注意事项
仪器的光是直接到达视网膜,旁中心注视的孩子不能直接使用,要消除旁中心注视后再使用。
一般近视度数大于600度的近视患者,一定要通过眼底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眼底器质性病变,如视网膜脱落、眼底出血等眼底病患者是不能使用仪器的。
哺光仪适合:眼睛注视性质正常、眼底健康、依从性、配合度高的人群,同时和近视防控其他措施(如: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控制型眼镜)在医生指导下相结合,防控效果更好。
最后强调一点,除了以上近视控制手段之外,充足的户外活动和良好的用眼习惯对我们近视的控制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正确的使用仪器
使用前需要先调整瞳距,直到双眼看到一个点且光线最亮。哺光仪每天使用2次,每次3分钟。使用结束后闭眼休息2~3分钟,直到后像消失。
第一次使用,可能会觉得光线较强,有刺眼的感觉,有的孩子在一周内会出现流泪、眼睛胀痛的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祛病反应。
需要家人的陪伴监督
很多艾尔兴的用户年龄比较小,动作规范不一定做到位,且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每次使用艾尔兴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在旁边监督,每个月使用率不得低于90%,同时尽量保持每天2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
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复查真的很重要!!
儿童的近视防控是个漫长的过程,考验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家长!一定要定期进行复查(效果稳定后,一般三个月一次就行),了解每个阶段近视防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