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医院新闻

科学近视防控才有效!教育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科学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1-24        

  导读: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突出,科学防控刻不容缓,为有效减少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指导儿童青少年做好近视防控工作,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科学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动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多措并举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

0002


《通知》指出,要分年龄段综合施策

  0—3岁幼儿禁用视屏类电子产品,不过多近距离用眼,多到户外沐浴阳光。3—6岁学龄前儿童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鼓励幼儿园设计视觉追踪类的运动和游戏项目。小学制定并实施与学生身体发展相适应的体育锻炼计划,保障学生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用眼过度提前消耗远视储备量。

0003


《通知》要求,要加强眼健康检查

  医疗机构按规定开展屈光筛查,监测儿童远视储备量。小学落实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开展小学生视力和远视储备量监测,特别关注儿童眼轴和远视储备量的发展趋势,尽早发现近视隐患,及时向家长反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在幼儿园推广学龄前儿童定期屈光筛查。

0004

广西晶亮眼科校园筛查现场图


《通知》指出,精准实施预警管理方面

  医疗机构加强儿童眼健康检查结果评估,对远视储备量消耗过早过快的儿童,及时指导家长和儿童改变不良用眼习惯,预防近视发生。幼儿园、小学对检查出视力指标异常、视力正常但有近视高危因素或远视储备量不足的儿童,建议家长及时带儿童到医疗机构接受专业检查。


《通知》要求,要推动家校协同防控、深化专业科普宣教

  家长以身作则,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控制儿童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各地教育、卫生健康、疾控行政部门统筹近视防控专家资源开展科普宣传,积极引导教师和家长提高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的意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做好校医培训,提升校医从事近视防控工作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更好地组织开展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动。

0005

图:广西晶亮眼科张伟敏主任在埌西小学开展眼健康讲座


什么是远视储备?

  孩子出生时眼球发育尚未完全,眼球小、眼轴短,表现为有远视度数,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远视储备”。随着年龄增长,这部分远视度数会像存款一样逐渐减少,到12岁左右达到理想的正视状态。但如果提前"透支",近视就会提前报到!通过验光等方式能准确评估远视储备的变化情况。这不仅能及时了解孩子眼睛的发育进度,还能在远视储备消耗过快时(如提前消耗殆尽),及时发现近视风险。

640_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tp=webp


孩子远视不足怎么办?

建立视力发育档案,定期复查

  每3-6个月复查孩子视力情况,动态监测孩子眼发育的情况,视功能检测若有异常需进行视功能训练。

0007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1.减少近距离用眼,注意劳逸结合,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

  2.保证正确的读写姿势,一拳一尺一寸

  3.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睡眠时间达10小时,初中生睡眠时间达9小时,高中生睡眠时间达8小时。

  4.不挑食,食物少糖,补充钙质、维生素等。


使用近视防控产品

  1.家庭台灯照明灯光符合国家近视防控标准。

  2.拉远镜、雾视屏,保持5米以上视物距离,把近距离看变成远距离看。

  佩戴近视防控眼镜

  对于远视储备告急或已消失但未近视的孩子,建议给孩子佩戴0度近视防控眼镜,持续坚持白天佩戴8-10小时以上可以延缓近视发展的速度,若条件合适还可以结合反转拍进行视功能训练辅助眼部调节。

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