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人老了不用戴老花镜?近视和老花能相互抵消?答案可能让你失望
“我现在近视 300 度,等老了老花眼是不是就能把近视抵消掉,不用戴眼镜了?”
身边不少近视的朋友,都曾对 “近视与老花的关系” 有过这样的期待。
那么,近视和老花能相互抵消吗?

近视和老花能相互抵消吗?
要搞懂这个问题,得先分清 “老花眼” 和 “近视” 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于老花

老花眼是一种生理现象,不论你是否近视,每个人均会发生老视。眼睛老花的根本原因是眼睛调节能力下降,当眼睛看近距离的物体时,需要大量的调节力,但由于年纪增大(一般在40岁以后),调节力也相应的下降,就出现了近距离视物模糊,总想把东西移远了看,看近的物体时间久了容易出现眼酸、眼胀等眼疲劳等症状。

打个比方,眼睛的调节力好像一根橡皮筋的弹性,我们拉伸橡皮筋有一定的限度,在许可范围内橡皮筋可以伸缩自如,如果超过一定范围,它就不能正常伸缩,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橡皮筋的弹性也逐渐减少。
关于近视

和老花的 “衰老属性” 不同,近视多在青少年时期形成,近视是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或)后天不良用眼习惯的作用下,眼轴前后径变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在视网膜前聚焦成像,看远处物体模糊,从而成为近视,如果眼轴拉得过长则会形成高度近视,可能并发白内障、青光眼、眼底视网膜病变。

简单说,近视是眼球太长,老花眼是晶状体弹性降低,根本就是两套系统!两者的成因不同,机制完全独立,无法实现抵消。
不过,某些情况下,近视可以减轻老花眼的影响。比如低度或中度的近视,因为近视眼的焦点本就落在视网膜前方,所以摘掉近视眼镜的时候,刚好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
但这并不意味着老花被“治愈”或“抵消”,只是两种屈光状态在特定情境下(看近、不戴镜时)在度数上产生了部分中和的效果。
如何科学应对老花眼?
既然老花眼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过程,那么当它来临时,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呢?
1.验光要像体检
40 岁后建议每年做一次精密验光,尤其是出现看近模糊时,别直接断定是老花。
因为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等问题,初期症状都和老花很像,比如看东西变模糊、有重影,若误把这些疾病当成老花,随便买副老花镜应付,很可能耽误治疗时机。
专业验光不仅能确定是否老花,还能排查其他眼科风险。
2.老花镜别随便凑合
路边街摊的老花镜大多是 “通用度数”,比如 200 度、300 度,可每个人的近视度数、散光情况都不同,强行戴不合适的老花镜,会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反而加重酸胀、干涩,甚至加速老花进展。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验光结果定制老花镜,比如“近视 + 老花” 的渐进多焦点镜片,一副眼镜就能兼顾看远、看近,不用频繁换镜。
3.人工晶体是可选方案
如果实在不想戴眼镜,通过手术植入特殊设计的人工晶体,如三焦点晶体,不但可以解决老花眼的视力问题,还能同时攻克白内障、近视眼等难题,术后无需再佩戴眼镜。
但原则来说,植入人工晶体不是治好了老花眼,只能说通过手术让你不用戴老花镜。而且手术有严格的适应症,比如角膜厚度、眼底健康状况都要达标,术前需要做全面检查,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温馨提示
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药物和其它的干预手段可以治疗老花眼。除了配老花镜,网上其它通过药物、器械治疗老花眼的,基本上都是忽悠人。
晶状体的老化是不可逆的生理过程,与其花冤枉钱买这些 “智商税” 产品,不如从现在开始好好护眼:少熬夜刷手机,每看屏幕20分钟就远眺一会儿,让眼睛多接触自然光线,才是延缓眼睛衰老最实在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