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夜诊
首页 > 医院新闻

出现这几种情况要警惕!很有可能不是近视,是弱视......

  我家孩子的视力好像不太好,是不是近视啊?

  那可不一定!

  虽说近视是儿童青少年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导致视力异常的因素,如斜视、弱视,这两种眼病在儿童时期都很常见,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同时也会对视功能造成损害。


01、弱视和近视有什么区别?

  弱视由于视觉发育期内异常的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者双眼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而近视,是受先天遗传、后天用眼习惯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眼轴过长、角膜曲率增加等问题,从而造成视物模糊等症状。

0002

  近视经过戴镜矫正后,可提升到正常视力;弱视即使矫正,也难以达到正常视力。

  近视在眼睛的调节作用下,远视力低于1.0,近视力正常,可以配镜矫正。而弱视的话,眼球内部没有任何器质病变,由于功能性因素引起,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通常低于0.8,或者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


02、弱视是怎么形成的

  弱视的形成主要由两个机制导致:

  ❶形觉剥夺

  是指在视觉发育的早期(6-8岁这前),由于先天或后天视觉环境异常,造成进入眼内的光线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清晰成像的机会,从而导致视功能发育迟缓和低下。

  就好比阳台上的一盆植物,不小心被遮住了一半,那么,这一半很快就会叶子干枯并且长不出新芽;这时,只有把植物完全放到阳光雨露中,才能恢复生机。

0003

  ❷双眼相互作用异常

  即双眼视觉输入的信息量不等。双眼搜集到的信息经过大脑的视觉中枢进行“加工处理”后形成视觉;但如果其中一只眼睛由于屈光不正或者视觉功能障碍,传输给大脑的信息是“模糊紊乱”的,就会干扰大脑的工作;最终被大脑抑制,导致该眼弱视。

  比如网球运动员的右手胳膊普遍比左手粗,因为右手是惯用手,用得多了自然就更强壮,强壮了就肯定更习惯于用右手,最终导致左手“用进废退”。


03、弱视有几种类型?

0004

斜视性弱视

  这类弱视的患者普遍患有斜视或曾经患有斜视。由于看到的物像不同,对视物造成干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脑视皮质中枢会自动抑制斜视眼使用,造成发育不良。

0005

屈光参差性弱视

  球镜屈光参差≥1.5D,或柱镜相差≥1.0D,容易形成屈光参差,此种弱视往往是单眼弱视。当双眼屈光度相差一定程度时,双眼的视网膜上会形成大小和清晰不等的两个物像,大脑难于把他们融合成一个像,视中枢主动抑制模糊的像,只对清晰的像产生反应,久而久之屈光度较高的眼就形成弱视。

  为减轻不适症状,中枢主动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视。

0006

屈光不正性弱视

  远视≥5D,近视≥8D,散光≥2.5D时容易发生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当双眼有明显屈光不正,而又未佩戴合适的屈光矫正眼镜时,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由眼传入大脑的视觉冲动较正常要弱,形成屈光不正性弱视。

0007

形觉剥夺性弱视

  由于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斑,上睑下垂(上眼皮不能充分张开,遮挡较多瞳孔)等因素使外界光线无法顺利入射到眼睛内部,视觉神经缺乏有效的刺激,产生视觉发育障碍。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弱视如中毒性弱视,营养性弱视,癔病性弱视等。


弱视可以等到长大之后再治疗吗?

绝对不可以!

  弱视如果不进行治疗几乎不可能自愈,它不仅会导致视力障碍或失明,还会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和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6岁前为弱视的黄金治疗时期,超过6岁效果不佳,超过12岁就更难取得疗效,如果不在适当的时期进行治疗,视力低下或将伴随孩子终身。

0008

  不像感冒发烧,弱视治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治愈需要2-3年时间,甚至更久,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如果在治疗过程中进入了“平台期”,要注意在治疗中是否仅关注视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双眼视功能的建立。有研究表明,多媒体训练系统有助于各年龄段、各类型的弱视患儿缩短治疗疗程,提高治愈率。

最新新闻
Latest News 

名医领航 睛彩启程 - “谭少健教授名医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

2023-04-12

广西交通台青少年教育实践研学基地在我院授牌成立,全力打造青少年眼健康科普平台

2023-04-12

追光行动·我是光明守护者——“近视防控追光计划科普教育行动南宁站”圆满落幕

2023-04-12

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广西晶亮眼科医院受邀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2023-04-12

科技赋能 全新升级 | 广西晶亮眼科医院全飞秒精准 4.0-VISULYZE 正式上线

2023-04-12

新使命 新担当|我院院长胡秋明博士被聘为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视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