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矫、欠矫、过矫究竟什么意思?为孩子配镜怎么选?
“足矫”“欠矫”“过矫”
配镜时经常会听到这几个词
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给孩子配镜怎样才最合适呢?
01、足矫
即完全矫正,通常指佩戴与实际度数相符合的框架眼镜或者隐形眼镜,让戴镜者达到最佳的矫正视力(1.0),如果用红绿视标检查的话,应该是左右眼达到同样的黑色度,也是一样清晰的。
02、欠矫
指配戴小于真实度数的眼镜,这样可能会使近视儿童的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小于1.0)。
03、过矫
指配戴的眼镜度数高于近视的真实度数。
配镜是不是足矫最好?
通常认为足矫配镜,即单眼矫正视力达到1.0最好,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清晰地看东西,缓解视疲劳,对于提高孩子的远视力,恢复双眼的正常功能、预防斜视、弱视等具有重要意义。
但对一些特殊情况,如:初次配镜或新眼镜度数增长较多,孩子不能适应,医生根据情况可能会适当降低度数配镜(即欠矫)。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刻意低配(欠矫),视网膜也不能清晰成像,为了得到清晰的视觉,眼睛需要更多的自我调节能力,长此以往,也会引发视疲劳,加快近视进展。
所以,对于那些因试镜不适而低矫的青少年儿童,应尽快(2~3个月)把矫正眼镜调整到正常视力,以免因欠矫而产生对眼屈光度和眼位的不良影响。
过矫会伤害眼睛吗?
配戴过矫的眼镜,会使眼睛长期处于过度调节的情况,导致出现眼酸、眼胀、头晕、头痛等视疲劳症状,部分孩子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视疲劳是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配戴过矫眼镜,会造成近视度数加快增长,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共同性内斜视甚至弱视,所以应避免过矫配镜。
怎样验配一副合适的眼镜?
孩子近视后,家长应首先带孩子前往专业机构进行散瞳验光,散瞳可以使调节和调节痉挛消除,从而避免过矫。
再由专家综合考虑孩子的年龄、视力、眼位、是否有弱视、双眼单视功能等因素,给出专业的配镜处方,并在配镜后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复查,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家长为孩子配镜时,一定要保证充足的试戴时间,做到“四看”和“多动”。
“四看”即看远、看近、看天、看地;“多动”即戴上试镜片要走一走、动一动、上下台阶、活动活动,适应适应,认真地体会,直到确实没有感觉任何不适之后,再处方配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