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vs电子产品,到底哪个更伤眼?真相竟然是......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整个发育的过程基本上要持续到18岁。从出生到3岁时,眼睛前后径即眼轴要从16-18mm增长到20mm左右,从3岁~18岁,眼轴要从20mm增长到24mm,即18岁以后眼睛才基本发育成熟。
但是有“目光如炬”就有“目光模糊”,现代生活中近视的人群也在不断攀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青少年近视率更是高居不下。
孩子一旦近视
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
往往是手机玩多了、iPad看多了、电视电脑看多了
觉得如果少玩电子产品多看书
不但能够降低近视概率
还能提高学习成绩
可事实真如家长们所想这样吗?
看电子产品和看书有什么区别?
到底哪个才是眼睛最致命的“杀手”?
01、看屏幕和看书到底有没有区别
研究结果表明,阅读手机和阅读文本对调节反应具有相似的影响,并且两者都可能增加近视发展的风险。因此,使用电子产品相较于文本阅读本身并不会加快近视进展,手机阅读只是作为近距离工作的一种类型从而影响着近视的发生发展。
总而言之,与阅读手机相比,阅读文本可导致更大的NITM(暂时性近视),更长的回退时间,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显著性。当前的证据表明,使用手机对调节反应的影响类似于阅读文本,两者均为近距离工作的不同类型。
02、为什么玩手机更易近视
既然与文本阅读或手机阅读本身关系不大,那么为什么玩手机又确实更容易近视呢?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近距离阅读。一般我们认为40cm以内,就属于近距离用眼。
无论是使用电子屏幕还是书本阅读,其材质本身并不会影响近视进展速度。只要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都会导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也就是说,就算孩子不是玩手机,而是花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距离来阅读纸质文本,也同样可能导致近视。
之所以大众会有玩手机更容易近视的认知,其实是因为手机阅读内容有趣、颜色鲜艳、对比度高,大部分孩子在阅读手机时会更专注,不知不觉就严重超时,而且距离往往也比书本拿得更近,因此才更容易导致近视。
03、怎样控制用眼时长与距离
因此,预防近视不是一味强求孩子远离电子产品,更重要的是控制用眼时长与用眼距离。
01 坚持户外活动
每天累计2个小时;
02 正确的用眼时间
看近20分钟后,适当起身活动或远眺20S,使眼部肌肉放松,消除疲劳(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为每天1小时以内,每30分钟休息10-15分钟,3岁以下不建议使用电子产品,看书和做作业每40分钟眺望远处5-10分钟);
03 正确的用眼姿势
保持身体端正,坐姿保持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04 注意用眼光线
白天学习要有充足的自然光线,晚上学习要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05 定期检查
要定期进行视力和屈光状态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
因为就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
眼睛近视之后
并没有好的办法进行根治
角膜塑形镜、星趣控、近视手术等
都不能完全根治近视
所以“保护眼睛不近视”才是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