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常见眼病误区
发布时间
·
2020-09-02

▲儿童视力发育相对于低限视力对照表
误区一
“你好,今天来看病,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你好,医生,我家孩子看不清黑板,肯定是近视了。”
视力不好可能会是因为近视、远视、散光、弱视等诸多因素,而非单纯只是近视这一种选项。
而远视引起的视力不好,是可以通过戴镜后矫正,并且有希望在后期“摘镜”的,但是如果如前序所述,像一些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眼底病,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儿童,误认为仅仅是孩子患了“近视眼”,有些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时才发现了以上眼病,但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千万不能谈“近”“镜”色变。
误区二
“带着孩子去验光中心散瞳验光吧。”
“医生,咱家小孩就只是来看看,不散瞳,散瞳不好。”
真相:首先临床上低龄儿童一定要散瞳验光,这样才能反映孩子眼睛的真实视力情况;其次孩子的假性近视往往会“欺骗电脑”造成假的检查结果;再者孩子的远视眼,高度散光也会使电脑检查时感到“力不从心”。
应用规范:
1.一般7岁以上儿童不合并斜视、弱视、远视可以选择快速散瞳剂散瞳(6-8小时恢复)不影响暑期参加各种学习班。
2.对视力不良的孩子先采用显然验光的方式筛查儿童眼病,然后根据孩子存在的屈光异常再选择是使用长效散瞳剂还是短效散瞳剂。
误区三
“医生,我家小孩鼻梁塌得很,我们不配眼镜哈。”
如果小孩子视力不好、不佳,需要尽早配镜矫正。
婴幼儿是人一生中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如果不能保证其清晰的视觉,会影响儿童长大后的视觉功能,甚至出现斜视弱视。
重点在于:及早发现、及时干预!
建议孕前检查和遗传咨询很重要。小孩出生后就应做一些眼科的专项检查(如基础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等),围学龄期儿童,更应该每半年定期到医院就诊,留存视觉发育档案,如有家族遗传病史,更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