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小心这几种“冻”出来的眼病
新一股冷空气接踵而至
带来了大风+降温天气
天寒地冻
大家还是要多注意保暖呀
眼睛该怎么保暖呢?
你知道眼睛也怕冷吗?
很多人以为
眼睛是全身最不怕冷的部位
其实
眼睛也怕冷
而且一冷就容易犯病
最近这样的天气
假如你突然感觉
▼
视物模糊不清
眼睛严重疼痛
单眼视力丧失
头痛彩虹状的光晕
恶心呕吐
▲
出现以上这些症状
除了考虑一般的感冒胃疼
还得去专业的眼科医院检查
以下几种寒冷季节多发的眼病应引起重视:
眼中风
眼部血管遇冷收缩,血流变缓,易造成视网膜动脉阻塞,即所谓的“眼中风”。
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疾病是重要基础病变,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末梢循环相对较差,气温骤降血管更易收缩异常,可能出现突发性视力急剧下降或丧失。
“眼中风”是突发且无痛的。如果遇到视物模糊,甚至单眼视力突然丧失,须尽快找眼科专业医师检查。
90分钟是抢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病人的黄金时间。超过90分钟,视网膜神经组织常会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预防眼中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治疗各类老年病,合理膳食,避免过度疲劳及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高危人群应定期做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变。
一般来说,眼中风在发病前有一些先兆,如眩晕恶心、一过性失明、眼前黑雾或波纹、视物模糊或重影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最好马上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检查。
干眼症
冬天气候比较干燥,泪液蒸发较多,加上很多人户外活动减少,经常宅在家中看电视、玩游戏、上网等,近距离用眼过度,这时候双眼就较易出现干涩、刺痛等症状,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干眼症。
在天气干冷的情况下,你更应该注意保护眼睛。
持续用眼四五十分钟后,最好让眼睛休息一段时间,看书、看电视等要保持正确姿势。同时,一旦出现眼睛酸涩、疲劳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用眼,可用热毛巾敷眼或做眼保健操调节。
必要时戴防风镜或者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人工泪液滋润。
迎风流泪
有的小伙伴每天早晨骑车上班时,眼睛会莫名其妙地流出眼泪,虽然不痛也不痒,但有时会因被误认为哭过而略显尴尬。尤其是很多人,一到了冬天就会“迎风落泪”,真是麻烦。
在冬季因为冷空气刺激,眼睛会反射性分泌更多的眼泪;而另一方面,负责“排泄”眼泪的通道——泪道,却会遇冷收缩。
泪水多了、通道窄了,结果就是泪液来不及从原来的泪道排走,多出来的部分只好“夺眶而出”。
特别是老年人,由于相关肌肉群松弛,泪液泵作用减弱或消失,会更易出现迎风流泪。
青光眼
冬季气温低,寒冷的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短时间内人的眼压会急剧升高,极易诱发青光眼。
患者会出现头痛、眼胀、视力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休息或睡眠之后症状有所缓解或消失。也正是这一缘故,青光眼的症状往往会被忽视,更有患者认为是患了感冒、肠胃炎等疾病,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如果在这个季节,突然感觉头痛、恶心、呕吐,同时伴随眼部症状,比如眼睛胀痛、视力下降等,一定要立刻就医,排除青光眼的可能。
每到冬季,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都会比夏季高些,要多注意治疗和随访。在普通人群里,冬天青光眼高发的问题要引起足够警惕。
这么冷的天眼睛该如何保暖呢
当有冷空气来袭时,有青光眼病史的老年人,更是应该注意避免从温暖的室内立即到寒风凛冽的室外。
外出时可以在楼道或门口稍微站一会,以让身体慢慢适应外界寒冷的环境,外出时还可戴上眼镜,以使眼睛少受寒冷空气的刺激。
而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以免因视网膜血管堵塞而诱发青光眼。
同时,注意避免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眼睛容易干涩,可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眨眨眼睛,或用热毛巾敷敷眼睛,以缓解眼睛干涩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