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夜诊
首页 > 医院新闻

校园视力检查 - 孩子查出散光了,有大问题吗?

  随着2023年度的中小学生校园视力检查的开展,部分家长陆续查到孩子的视力检查结果。

0003

校园眼健康档案视力检查结果

  家长看到儿童视力档案,通常对近视、远视、弱视、斜视比较熟悉,却常常忽略了散光这件事。殊不知,散光也是儿童视力的常见问题之一。据统计,学龄前儿童眼睛散光发病率6.4%;儿童青少年中,散光的患病率为14.9%。在近视75度以上的人群中,散光检出率达到35%〜40%。散光已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差常见原因之一

0004


散光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总的来说散光大部分是天生的,但也有后天因素的作用。

先天性因素:

  大部分小朋友的散光是在幼儿园入学或者年度体检中发现的,在3-4岁前出现的散光大多是先天性因素引起的,也就是说宝宝天生存在眼球的不规则导致了散光。

  其实人的眼球很少是完全规则的球形,特别是刚出生的宝宝,大部分眼球都会有一点不对称。比如有研究发现生后1周内新生儿中,有67.8%的宝宝有大于100度的散光。

  那么哪些宝宝容易天生散光呢?目前确定的是,爸爸妈妈等直系亲属散光度数较高、早产儿、有宫内窒息史的宝宝发生散光的风险更高。

后天因素:

  主要是一些可能导致孩子眼球受压力的因素,包括用眼习惯、生活环境、眼部疾病等。

  首先是用眼习惯,比如孩子经常习惯性地眯眼(通常因为室内照明过亮)或瞪眼看东西(通常因为室内照明过暗),或看电子产品等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以及户外活动过少,都会导致眼睑和眼内肌肉过度紧张,久而久之有可能把眼球压扁或者压歪了。

  其次是眼部疾病,如果有长期反复霰粒肿、麦粒肿、上睑下垂等,也容易压迫眼球,形成散光。近年有研究发现肥胖也可能增加孩子散光风险,考虑是因为面部脂肪和眼皮变厚对眼球产生挤压。

  还有一个大家很容易忽略的因素,就是吃的食物过于细软,缺乏咀嚼。吃东西和散光貌似八竿子打不着,但其实咀嚼运动能够促进眼部肌肉血液循环,从而预防散光发生。

0006


过高的散光会有哪些影响?

  影响视皮质层发育,引起弱视。研究发现,顺规和逆规散光在150度及以上、斜轴散光在100度及以上就有引起弱视的风险,随着度数的增加,弱视的概率会越高。而散光如果在250度以上,则无论是顺规、逆规还是斜轴,引起弱视的概率都非常高。

  影响裸眼视力。散光的本质也是一种屈光不正,所以当散光达到一定度数的时候,就会对视力产生影响。但是散光对视力的影响不光在度数上,和轴向也有很大关系。

  影响双眼视功能。我们人类是双眼视觉动物,因此在幼年时期,除了视力外,双眼三级视功能的发育也很重要。而正常双眼三级视功能的发育需要以下基本条件:双眼看到的图像清晰度、大小、颜色接近。如果两眼的散光量相差较大,或者轴向有较大差异,就会导致双眼看到的图像清晰度产生偏差,我们的大脑就很难融合。最后可能就会出现单眼抑制甚至斜视。

  视物疲劳、头痛、眼部不适等。研究发现,在视疲劳、头痛的人群中,散光的患者的占比非常高,科学家推测,这可能也是和散光造成的特殊的视物不清有很大关系,同时也有人发现部分孩子会因为散光出现歪头、斜眼看东西的情况。


孩子发现散光需要马上干预吗?

  目前常规的应对过高散光的医疗干预方式就是佩戴框架眼镜或者角膜接触镜,其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我们看的更清楚。

  所以,判断儿童是否需要配戴散光眼镜的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看散光是否影响到裸眼视力、是否有引起弱视的风险以及是否引起双眼视功能发育异常。因此在考虑是否给孩子配镜时,不能单纯的通过度数一刀切,还要考虑孩子的裸眼视力、双眼视功能以及其他的人文心理因素。

  如果散光在100度以下,而且双眼轴位对称,不需要过度担心,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散光在100~150度,必须先看视力情况,如果双眼视力都合格且对称,孩子没有歪头、眯眼视物等情况,且双眼视功能发育良好,那也可以暂时不配眼镜,但必须3个月到半年随访观察。当散光在150度以上时,由于存在弱视的风险,所以配镜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但还是要先带去医院评估检查再说。

最新新闻
Latest News 

名医领航 睛彩启程 - “谭少健教授名医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

2023-10-13

广西交通台青少年教育实践研学基地在我院授牌成立,全力打造青少年眼健康科普平台

2023-10-13

追光行动·我是光明守护者——“近视防控追光计划科普教育行动南宁站”圆满落幕

2023-10-13

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广西晶亮眼科医院受邀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2023-10-13

科技赋能 全新升级 | 广西晶亮眼科医院全飞秒精准 4.0-VISULYZE 正式上线

2023-10-13

新使命 新担当|我院院长胡秋明博士被聘为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视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2023-10-13